中国教育培训首选门户 【报名电话:010-51290949】

中华硕博网

您现在的位置:硕博网首页 > 在职硕士 > 硕士资讯
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小叶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有的同学问我:考研预备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我自己正式开

小叶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有的同学问我:考研预备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我自己正式开始预备是去年7月下旬,一直到考试,中间共有五个月的时间,但还是觉得复习的不太充分。我的几个同学是十一月份以后才开始复习的,他们自有他们的一套复习方法,最后也都考上了我们系的研究生,并且考的都是自己专业的前一二名。一个人应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复习开始时间。但是就大多数考研的人来说,暑假开始复习是应该的。在选择开始预备的时间时,应该考虑到一个因素,即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复习后会出现“心疲”现象。这样,就需要个人对自己以往的学习状况有一个熟悉,以便正确选择时间开始预备。马明国山东大学研招办有志于考研的同学当然预备的越早越好。考本校的同学可以在大三开始预备,考外校的同学则应提前至大二甚至大一。这是由于各个学校所采用的书籍、教学方法、考试侧重点甚至对问题回答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异。了解到具体学校的具体特点,可以在专业课预备方面节省大量时间,以便有目的性,针对性,有重点,有条理地展开复习。刘旬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一旦决定考本系研究生,就应当早动手预备。由于考试涉及的科目较多,而且每科的内容也不少,早预备就会有优势。一般来说,用最后一个学期预备考研,时间上是足够的。专业考试复习当然要以笔记和教科书为准,另外,最好能够找到以往的考题,分析以下出题的特点和考察的重点,作为复习的指导。系里通常只卖最近一两年的考题,再之前的考题可取高年级同学那里找。据我知道,一些考生抱着试试的想法,第一年复习并不十分下功夫,以为第一年熟悉了环境,积累了经验,第二年只要稍稍一复习,就可以过关,这种复习策略是非常片面和错误的。第一年考试不理想,自信心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复习时间拉得太长,也不利于集中精力,复习质量难以保证,取得理想成绩非常困难。杨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保证时间是成功要素──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了,也许越是老的真理越耐得岁月的沉淀。我真正预备考研是从1997年7月开始的,现在想来,已经有些晚了,时间有些仓促。还是应该保证有一年的时间较好。非新闻专业的同学最好能来听听课,或看看相关内容的笔记,他们一般着手应更早,往往提前一两年就开始着手了。张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预备时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基础状况、所考科目的多少与难以程度。由于北大经济学院的考试不论专业方向如何一律采用一套试卷,对考生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没门课都要学习把握;再加上专业课科目繁多,所以必须及早预备。我的本科专业是哲学逻辑,跨专业考北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我所采取的策略是“一箭双雕”法,即从大二下学期开始,选修了经院本科生的相关课程,一为挣选修课学分,二为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效率。但此法对那些希望进行“即时战斗”的考生来说则不适用。蔡旭斌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进行预备的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基础好的可稍短,基础差则应较长,由于目前考研竞争非常激烈,一般人至少预备3-4个月,有人提前一年退职复习预备,这样也未必能考上。选择报考专业,应根据个人爱好,尽量报考本专业,目前计算机专业较好的院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计算机方向的热点专业是:网络、数据库、图形等专业。我认为最好的教材及该参考书目应是所报学校该专业的授课教材及该校往年的试卷。可尽量询问历届考生的经验。高俊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考研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预备,跨专业考生付出会更多些。至于从什么时间开始预备,应该因人而异。但我觉得一般来说考本专业一学期、跨专业两学期时间应该是足够的。当然,有经历的考生也可提早一点下手。但对于应届跨专业考生来说,过早预备决非明智之举。我曾见到有跨专业考生,从大二第一学期就开始预备考研,把自己所学专业几乎完全抛在一边,大有破釜沉舟,志在必得之势。这种做法绝对是个错误。因为各种专业对自己的未来都有帮助,而且即使跨专业考,也没必要那么早预备。有句英谚说的好,“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郭新忠首都经贸大学系非本专业背景的考生备考最好提前几个月,因为从生疏向崭新的领域对谁都是一个挑战。我在这方面教训不小,因为下手迟,只能以提高强度为补偿,结果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压力。 

摘自:中国大学生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