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日子越来越近,许多考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忽然变得紧张、忐忑和不知所措。到底应不应该坚持下去?考研的同时是否也该去找工作?09年考研形势如何?考研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为了给考生解答迷惑,新浪网教育频道非凡邀请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向东博士2008年11月28日做客新浪分析09考研形势,提醒考生冲刺阶段的注重事项。以下是此次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考研即将到来,很多同学会忽然发现变得紧张起来,如何预备09年的考研呢?在我们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会继续邀请到我们的老朋友和大家交流,真的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记得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和陈老师见面,陈向东博士。
陈向东:主持人好,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现在金融危机,大家都感觉找工作不轻易了,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您的角度上来看,同学们还有必要考研吗?
陈向东:现在关于是考研还是就业,是出国还是在国内发展,每个人都做不同的盘算,我看一个调查数据,调查了大概1千多个大学生,我们发现这1千多个大学生当中选择就业的大概是44。2%会去选择事业单位,26。5%会去选择国有企业,18%选择的是外资企业,11。3%选择的是民营企业,78%的人选择的是在上海和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进行工作,从这样一幅画面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家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可能还是仍然关注于国有企业或者是我们的事业单位甚至是公务员考试,我看到一个数据,中心机关一共要招录13500个公务员的职位,在目前报考的人数一共是77万人,而录取的比例是1。35%,创造了历史新高,因此一个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就会面临着一种困惑,非凡是现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觉得到底会怎么样选择呢?实际上还取决于自我知觉的判定,再加上对自己的定位,这个时候做一个清楚的梳理比较好。
这一段时间我联系了我在德国、法国的朋友和新东方的学员,在德国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大学教授家的孩子,在德国读到了博士学位,他以前的同学读完了博士以后,基本上都在德国找到了工作,但是当他今年面临整个的博士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找了四个月到五个月,到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单位想要他,于是他预备回到中国来发展。我联系我法国的一位朋友,他说法国他现在在学校里面天天逛,结果发现用人单位招聘的数量是下降了30%左右,而招聘的岗位下降了60%,然后我们再来关注美国,大家都很了解,像美国的华尔街里边,大家可能是今天在上班,明天可能就没有工作,这个大家可能是悲观的情绪非凡的强烈,实际上我们来看整个的全球经济,这一次由美国最初是次贷危机,然后演变为了金融风暴,现在的金融海啸,而全球经济一片哀歌或者进入了低迷的下降的通道,因此大家都开始琢磨更多东西,我出国的决策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吗?考研还值得去考吗?其实我想目前集体的决策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一个答案,我关注的一个数据就是中国的考研在2007年达到了高点,2007年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是128万2千人,到了2008年出现了多年以来的下降,人数是120万人,而根据我们目前把握的数据,目前大概报考2009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是有稍微的上升,我看了几个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报名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千人左右,像北京大学和去年是持平的,但是清华大学是上升的,并且是工商治理MBA这样一个项目报考的人数增加了11%,而最我们去关注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大学今年的报考人数突破了7千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也就是说从一个侧面看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做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做出的决议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导向的作用,对大学生考研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我们关注第二块大的数据就是,我们都知道今年整个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是突破了610万人,比去年同期对比增加了50万人,按照这样一个增加的话,假如每年我们去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应届生60%的话,今年的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是持稍微上涨的态势。换句话说,我们在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当中,选择考研的人数占的比例,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一个稍微下降的态势。但是这个下降的一个大的背景是整个的世界发生了金融危机,非凡是美国、欧洲,但是中国由于我们的30年的改革开放,也由于我们30年大的一个相对不错的底子再加上整个中国的很多板块还需要被进一步的激发,因此我们看到,在整个中国的就业市场目前受的冲击相对是比较小的。
第三大块的数据就是,我们知道世界的一次经济危机,有人说有时候长的话要持续5、6年,短的话2、3年,假如说是美国它们从2008年进入到了经济的下行的通道,而美国的这个经济危机假如是持续3、4年的话,那么延伸到中国的话,那中国也是2到3年左右,换句话说现在的就业市场可能是比较严重的,但是等到你去读研究生,2、3年以后刚好是最好的时间点选择就业,大量的企业可能又重新恢复到招人的状态,还是一个利好。
我还是觉得一个人选择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换句话说你觉得你非凡外向,有时候非凡张扬,可能选公务员不是最好的决策。假如你觉得你这个人非凡能沉得住气,非凡愿意做学问,现在就业也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我觉得考研当然好。第三个,任何一个决策本身,我想所针对的不是眼前,不是当下,而是你几年以后,甚至十几年以后,因此不要因为眼前发生了经济危机,你就去改变你重大的决策了,而要着眼于长远,这样来讲我觉得我们选择好了,就专心地把它实践,就是最好的决策了。
主持人:没错,您今天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年考上研究生的同学2、3年以后碰到的是经济繁荣的时代,不仅有用武之地,而且可以做得很好,比较惨的就是2年前、3年前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他们现在要面临严重的现实。
陈向东:是的,这一次我们都知道美国的金融海啸发生以后,很多的投行都倒了,有的投行被别人并购了,很多的500强企业,他们在整个欧洲和美国的市场受到巨大打击,因此这些500强企业也好或者说所谓的投行也好,他们在海外非凡在整个中国的招人的计划毫无疑问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发现,前一段时间我到北大、人大去做演讲,针对于学生的就业来做这样的规划的时候,有不少的学生给我反映说,今年北大、人大以前所非凡喜欢的外企,非凡喜欢的500强的企业,或者非凡喜欢的投行招人的计划是明显下降的,因此他们觉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任何时候巨大的压力来临的时候,恰恰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能够爆发的时候,恰恰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把握住机会,可能过了几年以后,就可以完完全全改变自我。
我还关注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和中国相比,中国在整体的经济发展上和美国有一定的差距,美国今天做的事情,可能是若干年以后中国人去做的事情,那就发现,当美国进入到经济下行通道的时候,而美国很多的民众他们会去选择什么呢?会去选择读书,去充电,因此在美国出现了两个热,第一个热就是职业学院的报名火爆,职业学院里面读书成为风尚,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第二个就是培训,职业培训类的院校受到大家的追捧,而这种职业培训,比方像美国有一个教育集团,阿波罗教育集团,它的股票,这一次在美国的金融风暴当中,它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没有什么下降,就是当经济发生巨大调整的时候,读书可能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因此我也走访了国内我了解的一些情况,有的朋友在外贸企业工作,这一次美国经济出了问题,欧洲经济出了问题,整个的中国的江浙等地的外向型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面临重大打击,因此整个的外贸这个板块的用人的需求急剧下降,有的人就会被裁员,他们的反映就说,我裁了以后,今年的考研我已经赶不上了,我预备明年考研。第二个看到一个朋友,有的朋友做出口导向型企业非凡相关的里边的,比如做电子商务等等的,他们发现生意也出了问题了,这个时候经济也出了问题,由于整个的收入在急剧下降,因此读书的时候机会成本都变得小了,因此我发现很多人都说,我可能会选择读书,读书计划就成为必然的计划了,所以我们今年的很多朋友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实际上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有利的点上,我预计明年的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的竞争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