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年考研的广大考生而言,英语阅读理解可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阅读理解分值最大,轻易拉开差距。
如何才能做好阅读理解呢?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熟悉,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把有限的复习时间用到最薄弱的地方。正如“木桶理论”所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假如我们能把最短的那块木板不断加长,即不断地弥补薄弱环节,成绩自然就能提高。
考查书面英语理解能力
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绝大多数直接来源于美、英两国的报刊,内容以面向大众的社科类和科普类刊物为主。囿于自身条件,我们不太可能大量阅读西方的报刊,但国内英文报纸《21stCentury》、《ChinaDaily》内容也相当全面,借助它们同样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
以2007年研考英语真题为例,考研英语阅读理解A部分有20小题,共40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定、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
四类题型,逐一击破
从考查内容上来看,A部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细节题、主旨题、识词题和推断题。具体分析如下:
细节题这类题占70%左右,根据中的具体细节进行提问,题干一般围绕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展开。
这类问题的答案就在原文里。在2007年的第28题,题目问的是人们如今不能在IQ测试中得到像Savant那样高分数的原因。对于这道题,我们首先应回到原文的出题点,即第四段“superhighscoreslikeVosSavant‘sarenolongerpossible,becausescoringisnowbasedonastatisticalpopulationdistributionamongagepeers,ratherthansimplydividingthementalage……”再看四个选项,只有第一项的与这句的意思一致,即IQ的计算方法改变了;其他三项或者与意思相反,或者没有提及。
主旨题这类题题干经常出现的标志词有:mainidea、besttitle、purpose、conclusion、topic、idea、tone、attitude等。
若是只问其中某一段的中心思想,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假如问整篇的主旨,先要利用每个段落主题句的共性来确定的主题词,进而确定主旨;考查作者对问题的态度的题目,一般要多注重开头、结尾等传达作者感情倾向的地方。
识词题这类题常问考生一些生词或词组的意思。
这类题所考的单词不是超纲词汇就是大纲范围内词汇的生僻含义,所以答这种题需要根据内容去判定,联系目标词的上下文寻找答案。如2007年真题第22题考查mania的意思,遵循这个解题规律,我们很轻易在mania的前面找到“mad”,结合句子结构,我们可以判定这两个词的意思一致,而选项中与它对应的就是“crazy”。
推断题根据中的具体细节或段落提问,并且要求推断作者言外之意。这类问题的典型词有两个:infer和imply。
本类题原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以原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词语为依据去推测。一般可以排除与原文意思明显不一致的,再从剩下的选项中选择与全文意思最相近的一项,必要时还可以使用“逆推法”,即看从选项中能否推出原文的意思来。如2007年的第34题问的是“itcanbeinferfromthelastparagraphthat”,根据最后一段的推测,与原文意思差别很大的A、B两项可以直接排除;而C、D两项意思较近,一个是经济问题会带来政治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指示着政治问题。根据原文最后一句“thefinancialfallouthasbegun,andthepoliticalfalloutmaynotbefarbehind。”可见经济问题已经发生,而政治问题还未发生,它们之间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从属的关系,所以应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