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2.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A、基本法律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3.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各部、委、局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A.故意伤人致人死亡B.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C.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D.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5.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律的A.概括性特征B.普遍性特征C.规范性特征D.严谨性特征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A.委托性法律规范B.命令性法律规范C.禁止性法律规范D.授权性法律规范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8.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A.法律权利B.法律义务C.法律后果D.法律事实9.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A.社会性的监督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10.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二者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B.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C.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11.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A.指引作用B.强制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12.依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下列属于特别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3.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分类,按照制定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A、一般法和特别法B、国内法和国家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14.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A、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B、法律可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C、法律具有强制力D、法律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15.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国内法和国际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