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报考专业及学校并获得具体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要及时把握最新的学校里的动态。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
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就该踏实看书复习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旦确定了目标,便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复习中。复习中,一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
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也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考生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的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和导师联系,实在不行就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复试
复试一般在4月份进行,过去一般是等额面试,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中折戟,因此竞争非常残酷。这就要求考生朋友们要精心准备面试,在面试中要有一个自信,从容的心态,这样才能果决、流畅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
第一阶段
1、下定考研的决心
2、选定学校与专业
学校的选定
选择报考学校,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①名校优先于一般高校。
②位于直辖市、省会市、大连、青岛、苏州、厦门的高校优先于位于其他城市的高校。
③位于就业目标城市的高校优先于非位于就业目标城市的高校。
3、专业的报考
专业的报考有本学校本专业报考、本学校跨专业报考、跨学校本专业报考和跨学校跨专业报考四种形式。其中,本学校本专业报考的难度相对最小,跨学校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相对最大。在我可看来,一般应选择跨学校本专业报考。值得指出的是,专业的选择也要遵循“兴趣第一”这一原则,要学会去适应并喜欢一个专业。
开始公共课的复习
①参照2008年的英语考试大纲对词汇进行第一遍记忆,厌烦之余可适量的做一些阅读理解题。对词汇的记忆不能只看、只听或只写,要看听结合、听写结合或看写结合。建议买一本配有阅读磁带的词汇书,先看听结合,后听写结合。
②参加辅导班以针对性的复习政治、数学。
第二阶段
1、英语
重点加强阅读理解,建议购买一本比真题难度稍微大些的习题书。
认真的反复研究过去五年之真题中的词汇题与阅读理解题,将其中的精美句子和经常出错的地方用书面的方式记下来。
2、政治
购买2009年的考试大纲,亲自将其与2008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对比。
认真的反复研究过去五年之真题中的选择题,归纳、整理出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进行多角度的准备。
结合暑期强化班对政治进行重点复习,突破难点,不要贪全。重点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脱口即出。
3、专业课
查阅招生简章,购买专业课用书和历年真题,并开始以10月中旬为最后期限的第一轮复习。
强烈建议参加辅导班以便更好的复习实行全国统考的专业课和专业学位的专业课。
第三阶段
9月和10月应是考研初试准备过程中情绪最为紧张、效率最高、精力最为集中、心态最为沉静的时期,应充分利用好。
1、英语
继续巩固阅读理解,反复做真题中的阅读理解题,经常阅读并力争能够背诵其中的文章。
开始对作文部分的复习,背诵历年真题答案中的范文。
2、政治
结合辅导老师的讲解,将自己认定的重点不嫌麻烦的整理成书面形式,并应着手对重点内容的记忆。
3、专业课
全面复习专业课,不能拘泥于本科教材与本科老师的讲解,最迟到10月中旬完成第一轮复习。
第四阶段
1、英语
背诵作文的范文,每类至少能背十篇。
务必在11月下旬抽出一周的时间重温词汇。
重做真题中的词汇题与阅读理解题。
2、政治
将可能考选择题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不超过100个。
参加辅导班,进一步圈定重点,努力形成针对大题的独立分析能力。
3、专业课
重点记忆指定教材中已勾划的内容。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与真题所设计知识点的分布状况。
适当关注专业课的学术前沿动态,但不宜求多,仍要以指定教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