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08考研报名现场确认首日,记者探访了南京几大报考点,发现“考研热”并没有降温迹象,特别是扎堆名校热门专业仍然有增无减。不过有专家分析认为,和往年相比考研报名更为理性,报考公务员及在职读研渠道渐宽让不少应届生不再把读研当成“曲线就业”之路。此外,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明年的报考录取比例大约为5:1。
昨天上午,记者探访了南京几大考研报名确认点。南京市招办负责的是除江苏外全国其他地区的院校报考工作,报名队伍曲折蜿蜒,延续了有大约500米。报名首日大约就有3000多人,初步估计总共约有1万人左右在该报名点报名。从报名的地域情况来看,以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的高校最受追捧,竟占到一半左右,而中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高校却相对较冷。报名的专业热门仍集中在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
在南京大学报名点,研招办江莹主任表示,从网报数据来看,报名人数比去年略增。这几年报考南大人数都比较稳定,基本是13000人,上下波动不过在500人左右。招生计划也稳定在2550人左右。从今年报考专业情况看,工学类最多,计算机运用、电子、商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仍是热门,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人数较多,再者这些也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像法律硕士估计录取率仍会达到十几比一。不过学校也会根据考生报名的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适当增加热门报考专业的计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名点负责的是南航及南林的报名工作,研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昨天约有1000人前来报名。从南航的网报信息看,比去年增加了三四百人,热门专业仍集中在控制类和电子类。学校正打算申请增加计划以应对报名人数的增长。
南大仍维持公费自费之分
2007年将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所高校试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后的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而是采取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我省东南大学就在改革试点校中。不过,有消息称部分高校不再区分公费自费后导致生源下滑。昨天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仍将区分公费和自费,同时增加奖学金发放力度,改革导师遴选机制等。其实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经费改革只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一项内容。
考生心态更趋理性
南京大学研招办主任江莹说,其实,这两年考生考研心态渐趋理性,更多人把考研当成锦上添花,很多本科生第一选择是报考公务员,而如果从找工作的角度出发,即便读研3年出来找工作还是一样难,反而白白增加了三年成本。因此越来越多选择读研的毕业生更多是从兴趣角度出发,愿意深造,而不是为了“曲线就业”。同时,选择在职读研的人更多了。记者在南大报名点遇到一位带着两岁多孩子来报名的年轻爸爸。他报考的是工商管理硕士,而他工作单位是相当不错的南京某通信部门。他告诉记者,充电之外,竞争压力是他选择读研的最主要原因。
错过网报的可以“特办”
在昨天南大报名现场,一位匆匆赶来的刘先生焦急地询问,因为出差错过网报,能否补报名?工作人员表示,江苏政策比较人性化,遇到有特殊原因导致错过网报的,如出差到偏僻地区错过网报,或报名点弄错的,招生单位弄错的等,可以请单位出具证明,然后等候省考试院的批复,一般情况都可以给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