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湖北省属重点大学,办学历史溯源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于1898年的湖北工艺学堂,迄今已有110余年。
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
近三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38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70余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
武汉科技大学秉承“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13万余人,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坚持走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的办学道路,立足冶金显优势,服务地方求发展,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1、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及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代码:430102)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在线监控、数字伺服系统与智能控制、冶金机械力学强度和工作行为研究、新型冶金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和开发、智能机器及受控机构、金属结构疲劳
冶金工程(代码:430106)
研究方向:冶金过程数学物理模拟及计算机控制、洁净钢冶炼理论与工艺、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特殊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成型
控制工程(代码:430111)
研究方向:新型电气传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过程控制、生产过程建模与优化、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技术(代码:430112)
研究方向:网络工程及应用、数据库设计方法、嵌入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项目管理(代码:430140)
研究方向:项目集成管理、项目优化技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成本管理
建筑与土木工程(代码:430114)
研究方向: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岩土与地下工程、水处理与环境保护技术、暖通空调技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
工业工程(代码:430137)
研究方向:可持续制造理论与技术、工业工程与管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制造业信息化、产品创新设计、工业生产与制造系统工程、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工业现代经营管理、工因工程、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代码:430109)
研究方向:信号检测处理与传输、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讯、现代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
生物工程(代码:430139)
研究方向:食品与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矿产资源生物加工、环境生物工程及环境生物修复、基因工程
车辆工程(代码:430135)
研究方向: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性能检测、汽车信息与物流
矿业工程(代码:430119)
研究方向:矿床开采技术、矿山地压控制、爆破工程、高效洁净矿物加工工艺、烧结球团与直接还原技术、微细粒分级与装备
物流工程(代码:430141)
研究方向:区域物流规划与区域发展战略、物流系统优化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第四方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业制造业联动发展模式与供应链联盟战略、物流设施选址与车辆路径规划
环境工程(代码:430130)
研究方向: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技术
软件工程(代码:430113)
研究方向:软件架构设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企业信息化技术、GIS技术及应用
安全工程(代码:430125)
研究方向:冶金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
化学工程(代码:430117)
研究方向:煤转化与炼焦新技术、洁净能源新技术、环境化工、多相催化与精细化学品开发
材料工程(代码:430105)
研究方向:冶炼新技术用耐火材料、先进耐火材料及高温陶瓷设计与制备技术、耐火材料服役过程物理化学与仿真技术、耐火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高温窑炉热工理论与设计、无机新材料合成与制备、高温材料微结构设计、金属热处理及其相关设备工程、金属与合金及其热加工工程、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金属功能材料工程、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加工工艺设计及新品种开发、材料加工过程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材料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液态成型理论及技术、材料深加工技术
2、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6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报名办法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时间一般为7月上旬。6月下旬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查询。在湖北省报名考试的,请登陆湖北教育考试网站报名。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现场确认时间一般为7月上旬。考生本人到现场进行确认,现场确认时请携带本人的本科毕业证(专升本的考生还应携带专科毕业证原件)、学位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网报生成的资格审查表。湖北省现场确认地点为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处(青山校区主楼15楼1512办公室)。
4、入学考试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部分45分钟,“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二阶段,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综合测试,测试时间暂定于2010年11月21日。
5、考试时间
全国联考时间一般为2010年10月,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考生凭报名网站下载的准考证和相关身份证件参加考试。
6、录取工作
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我校自行划定,择优录取。
7、培养、学位授予
工程硕士录取后,按照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和培养,采取集中授课及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员修完规定的学分后进入论文阶段,论文的选题主要来自学员本人工作实际中的课题。答辩通过后,授予学员工程硕士学位,完成整个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为2-4年,最长不超过5年。
如有新的政策调整,以国家的文件规定为准,我校将及时在研究生处网站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研究生网本页网址:http://zzy.china-b.com/huazhong/whkjdx/11349.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