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免试推研稳中有进
在北大,保研的途径主要是按照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排名。此外还有通过学工直升,学工选留,体育、艺术特长,支教,交叉学科等形式。但所有人都须具有推荐免试资格。每年学校还接收一定比例的硕博连读和直博名额,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的培养时间均为五年,区别在于硕博连读生按硕士生招生计划录取,而直博生按博士生招生计划录取。
纵观近几年北大推免工作,主要由教务部负责资格的审查和出具推荐证明,研究生院负责组织各院系的考核和接收。推荐方面,凡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都可以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跨院校选择读研方向。接收方面,从2004年研究生院开始在推免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2005年虽然未做强制要求,但全校仍有三分之二的院系采用了三轮筛选的模式:即材料初审——综合考试——综合面试。对于保研的外语要求,研究生院规定学生需提供相应的外语水平证明,具体标准也由各院系自行确定。
今年,北大校本部有1082名学生被校内外单位接收为推荐免试研究生,总数比去年增加了57名,但占毕业生总数比例比去年略有降低。共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12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74人,直博生139人;其中接收本校推荐免试生742人,占61%,外校471人,占39%。
根据近几年的推研统计情况来看,理科院系保研率普遍高于文科院系,直博和硕博连读人数也高于文科院系。另外,理科院系外保的人数多于文科院系,今年历史学系等文科院系外推人数为零。且接收校内外学生的比例在近两年维持在61%/39%。
自主选择,竞争更激烈
今年,北大校本部2749名本科毕业生中共1569名获得免试推荐资格。比起很多院校的学生来说,北大的推研比例是很高的,但是在人才扎堆、“强手如林”的北大获得这种资格也并非容易。
这几年来,北大毕业生获得保研指标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推荐的同学免试读研,符合北大对本科生培养的战略。北京大学提倡通识教育,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更加深入的专业学习。另外,免试推研有利于学生在大四安心学习,夯实基础,是大四学生的安定剂。
北大对学生放宽取得免试推研资格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学校,但国家研究生录取的大环境是计划性的,每年的录取有一定的名额限制,学生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被录取,因此增加了竞争的激烈性。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计划和竞争之间存在着矛盾,学校只能给每位推免生开具一份资格证明,避免学生四处投报,最后对许多接收单位造成了名额浪费。所以,教务部董老师特别强调,作为北大的学生,一定要有主见,否则对自己、对母校、对接收单位都会造成损失。
近几年来,北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读研的总体规模基本稳定在40%左右,比原来提高了5-9个百分点。这为学生扩大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压力。以前,具备保研资格的学生人数少,保研一般都能成功。而现在,具备保研资格的学生数量多,本校与外校生需同等竞争,给学生的申请和面试带来了压力。他们不仅要和自己的同学而且要和其他院校的学生一起竞争。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北大每年获得保研资格的人数在增长,而落实接收单位的人数比例却基本稳定。
GPA还是综合素质?
什么样的人才能顺利成为推免生?这是每一届学生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获得免试推研的资格在北大已经比较容易,但是北大一些院系在确定名额时设立了资格考试,以保证将最优秀的学生推荐给接收单位。这样一来,获得免试推研资格也有了竞争性。有些院系把学生的社会活动和论文加起来综合评价和排名。从接收的角度来看,虽然对于学生的名次限制有所放宽,但是有的系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比如今年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就规定,“如所在专业人数超过30人,则学习成绩前三名以内的同学有报名资格;如所在专业人数在30人以下,则学习成绩前两名以内的同学有报名资格”。
由此看来,作为一名北大学生,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要看到,保研对学习成绩在宏观上有所放宽,但能否保研成功,GPA排名的位置仍很重要。GPA排名是保研的最基本条件。研究生院建议各院系考虑北大校内学生推研的成绩应该在50%以内。研究生院在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过差,也会取消其录取资格。但另一方面,也不必过分重视GPA,GPA并非免试推研的唯一标准或决定性标准,参加科研的经历、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在社会工作、服务等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面试成绩等都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一些学生为了提高GPA选择容易拿高分的课程,使得成绩虚高,却忽视了掌握知识。保研时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高,但是面试差,就说明了这一点。GPA只是评价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保研时综合能力考试和面试环节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学术发展潜力。最后,大家还应该在保研时积极准备,不仅要从正规渠道了解各种有用的信息,还要和校内外的接收单位积极联系,希望北大的推免生被接收的越多越好。
抛不下的执着:留下来还是走出去?
近几年,北大招收推免生的比例由各院系自主确定,但是比例已经基本稳定。总体来看,呈现出理科推荐和接收的比例都高于文科,有些理科院系接收免试推荐生的比例占到了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0%-70%左右。尽管如此,每年获得推荐的北大学生仍有一些未能落实接收单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种抹不去的北大情结。从实际情况看,文科申请保研的比理科多,保成的比例也比理科低。今年全校外推比去年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
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母校的认可。北大的各个学科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北大也拥有全国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北大接受四年最好的本科教育之后,如果到其它院校读研,可以到另外的环境中感受一下不同的学术气氛,接受不同流派、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北大每年有那么多同学可以获得保研资格,这在全国大学中都是有绝对优势的,学校把学生推到了更广阔的环境中和其它大学优秀的学生共同竞争,我们如果有勇气走出去读研,充分发挥学术潜质,获得的学术滋养也许会更丰富。当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少数同学专业基础不扎实,在面试考核的竞争中没有优势。这说明只有练好内功才能与名牌效应相得益彰。
保研,尚需责任
保研无疑为许多准备在国内读研的同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长的大四,不用为了穿梭在各个自习室,也不用为了寻找合适的工作四处奔走。保研,给了我们更好的起点。在这段时间里,建议大家首先把大四的学习搞好,给自己的本科学习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听一点研究生的课程,或是早点到实验室里参与一点科研工作。同时,也不能放松本科的课程,如果在大四的时候出现课程不及格,不能正常毕业,照样无法顺利被录取。
另外,北大每年都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到国内其它院校和科研单位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每一个北大人在走出去之后,仍然是北大的一分子,自己的行为与北大的荣辱息息相关。中科院的上海某所曾因某届推荐的学生表现不佳,在第二年拒绝接收北大推荐生。因此,在离开北大之后,我们仍然要牢记作为北大人的责任,维护母校北大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以自己的行动为北大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