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学位办昨日透露,2004年至2005年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已揭晓,400多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检测出13篇D等学位论文。省学位办同时发现,湘潭有一所大学,一位导师,一年竟带了42名研究生。
据潇湘晨报报道,“这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省学位办负责人介绍。但在全国研究生扩招热的大潮下,研究生导师培养跟不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值得关注。有人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比喻为茶杯和茶壶,那么当二三十个茶杯围绕着1个茶壶的时候,茶壶有能力将它们都灌满水吗?
省学位办主任肖湘愚说,论文抽检,是为进一步加强学位授予质量监督,促进我省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抽检学位论文也是有的放矢。在抽检的400多篇硕士研究生论文中,评出A、B、C、D四个等级,D等为不合格。此次被检查出D等论文有13篇。省学位办建议论文送检学校在全校师生中进行通报,并建议D等论文所指导的导师停招一年研究生。
事实上,省内一些高校也出台了类似的规定。中南大学规定:对抽检结果为D等的学位论文,学校建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取消该研究生相应学位;取消其指导教师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招收研究生,三年内取消评奖评优资格;追究该论文校内评审人和答辩委员会校内成员的责任。
肖湘愚认为,在大规模的研究生扩招情况下,研究生导师培养跟不上,不仅有质量上的跟不上,还有数量上的跟不上。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省教育厅数据统计,我省现有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约3。8万人,此外还有在职读研1万人左右。目前我省每个研究生导师平均带2。86个研究生。
但据省学位办调查发现,年招收研究生10名以上的导师有100人,其中带20多名、30多名的为数不少,主要集中在法学、管理学、工学等学科。
一个导师带的学生太多,不可能对学生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肖湘愚介绍,现在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大多有五六万字,博士论文有10多万字。如果一届就带20多个,那就是把论文看一遍,100多万字看下来也不是很容易。更何况导师还有科研项目、研讨会或行政、社会职务,精力显然不够。
“我难得见到自己的导师”
昨日在长沙一些高校采访了解到,有学生反映导师无暇指导,或者没有课题,难以学到东西。
长沙河西某高校一位研究生说,他的导师太忙了,加之社会上有不少兼职,根本没时间给学生上课。他有时一两个月没见到导师是常事。
长沙河西某211高校一位姓王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告诉,很多时候一些研究生甚至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王同学老师一部专着,很多的章节都是由他们这些硕士生操刀完成的,导师只是在该专着的后记中写上,“我研究生某某对该书也有贡献”,更不用说报酬了。因此,学生虽然参加一些实际项目也得到一定锻炼,但并未得到应有的教育及经济补偿。
热潮与师资缺口
2005年全国报究生的考生有117。2万,我省有52240名考生参考。昨日从省教育部门获悉,2006年全国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数预计将有大幅攀升,我省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均突破万人。
这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近30%的速度递增,在读研究生总数达80多万;未来5年,将再增100万。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研究生数量的扩张,并未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同步,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协调。
肖湘愚说,从老师到导师,其中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按照我省2010年高等教育事业规划,到2010年,研究生导师将存在大量缺口。
研究生培养应是精英教育
扩招后,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也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关注。昨日联系了省政协委员甘润良。在今年年初的湖南“两会”上,甘润良教授等4名委员联名上交提案:研究生培养应是精英教育。甘润良等提出,研究生培养要以提高质量为主,导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术培养和道德培养,教育学生怎么做人,导师带不好学生也要淘汰;研究生的培养应高度个性化,具有多样性;高校应该把重点放在师资建设上。
北京理工大学着名教育学者杨东平指出,在国外,硕士只是过渡性学位。对学术型人才的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还是在博士生阶段。同时研究生教育制度也应该改革。理工科专业性学位可以缩短至两年,学术型学位还是保持三年,而文科可以从目前两年半改成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