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高层次研究型人才”、“3年学制”是社会对硕士的刻板认识。而现在,国内众多高校纷纷缩短
硕士生学习年限,3年改成2年,整整减了1/3时间,而
硕士生的培养方向,也逐步从以往的以学术型为主,转向了学术、应用、复合等多种类型并举。高校这一大转变的进行,与近年来人们对硕士扩招后教育质量下滑的诸多怨言相对应,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学生还有没有个性化发展的自由空间?”“硕士的‘速成’果真能造就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种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目前,新一批两年制“小硕”已经陆续入学,我们的跟踪调查也随之进行。改革加速名校纷纷确立两年模式今年,国内高校硕士学制改革骤然加速。名校先行一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着名高校部分专业的
硕士生学制纷纷由3年改为2年。今秋入学的硕士新生,将在两年模式下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而最早的硕士改制步伐,是从中国人民大学传来的。2年前,该校就有70%的专业选择试行两年培养模式,第一批“小硕”也已在今年7月份毕业。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也在两会上建议国家将硕士修读期缩短为两年甚至一年,并借鉴欧盟成员国大学生的“3+2”培养模式,用五年时间读完学士与硕士。在我省,中山大学首吃“螃蟹”。自去年起,该校就试行将部分专业
硕士生的基本学制设置为两年,除了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各附属医院、理工学院,其他院系
硕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均为两年。酝酿多时的暨南大学硕士改制方案已于10月初出台,自2004级新生起,除了医学院和凝聚态物理专业,其它学科专业的基本学制缩短为两年。与此同时,对缩短硕士学制,的高校还持谨慎态度,或者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或依然承袭三年学制“旧路”。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了解到,缩短硕士学制还没进入这些高校的计划蓝,05年的硕士新生将依然是三年制“大硕”。此外,省外的大部分高校也处于观望的阶段。原因探究主动作为还是被动姿态?“观望者”并非甘当落后。一些高校相关负责人向袒露:首先是社会及人才市场对两年制硕士的怀疑,速成的“小硕”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不广,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就业质量;二是两年制培养将给原有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培养模式等带来很大的冲击,推行过急会产生“副作用”。尽管如此,一些教育专家仍大胆预测:硕士学制3年改2年是大势所趋,未来2到3年将会在大部分高校中铺开实施。但这样一个疑惑也期待冰释:在硕士招生连年扩大的情形下,缩短
硕士生学习年限,究竟是高校主动的革新作为,还是一种从众的被动姿态?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建华认为,实施硕士两年制培养,绝不是应对扩招的被动做法,而是把研究生教育放在国际背景上来考虑。国际上盛行的
硕士生学制有一年、一年半、两年,大部分硕士毕业时选择从事专业工作,属于课程硕士,而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主要是放在博士教育阶段,硕士是过渡性学位。中国的
硕士生学制是全世界最长的,不符合国际主流教育方向。“近年来我国硕士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1978年刚刚恢复学位制度时,沿用文革前的苏联教育模式,3年制硕士被定位为高级研究性人才。而目前,社会上高级应用型人才缺口很大,硕士的就业口径已大大拓宽,进入应用型岗位成为一类重要选择。”暨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秋枫教授以为,在目前硕士培养走出精英教育的背景下,硕士学制减少一年,实质上是
硕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是高校应对社会需求的积极主动作为。与此相对应,一些教育学者则直指高校深层的“痛”。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持续扩招,据教育部门的数据,今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2万,其中硕士27万多,比去年增加3万多人。“本科扩招、硕士扩招使高校在师资、设施、后勤等方面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很多高校甚至将课排在中午、晚上,资源捉襟见肘可见一斑。缩短硕士学制,无疑能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是缓解资源紧张的无奈之举。”这位专家说。学生反应自信与困惑同时存在“一方面是硕士学习时间的减少,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学历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对
硕士生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晓中教授把关注的目光转向
硕士生本身。在调查中发现,对硕士学制的“瘦身”,与大学老师的谨慎态度不同,研究生普遍能接受,认为年限缩短,既降低了学习成本,又能更快地融入社会,只要自己努力,同样能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但两年制引起的困惑不应忽视。暨南大学04级新闻学“小硕”苏常告诉一周里课程排得满满的,第一学期要修的学分就达20多个,再加上跨专业学生必须补四门新闻本科课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少了,接下来还要进行实习,2年时间很紧凑,不易规划,有点茫然。采访中,大部分“小硕”都表达了类似的感受:既想早日融入社会,又担心学历贬值。中山大学03级化学专业
硕士生小易明年就要与02级的“大硕”一起毕业,不同的是,在“大硕”们积蓄起“力量”为寻职做准备的现在,她还在为毕业论文的选题犯愁。“时间太紧了,现在信心不足啊。”她叹道。卢晓中教授指出,化解这一矛盾对两年制的
硕士生来讲十分重要。“课程、课外阅读、实习以及论文写作的统筹和规划,要在2年里合理安排好,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些学生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准确定位自身,否则,很容易在就业竞争力方面丧失优势。”议论纷纷部分高校降低教学要求?事实上,两年制硕士的“含金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制缩短会否进一步降低硕士的‘含金量’?”“会不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硕士的‘速成’果真能造就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质疑之声也是关切之语,同时听到的的是建设性的——如何让“小硕”不“减质”。据一些高校
硕士生导师反映,两年制
硕士生与三年制
硕士生最大差别,仅仅在于学分的减少,课程的设置、课程考核方式等基本没变,部分高校甚至降低了原来的要求,取消了“大硕”的“发表一定数量论文”这一“质量关卡”。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部分持着“学术是研究生的生命线”的大学老师由此担忧:照此下去,会否导致“小硕”理论不深,技能也不足,只是“大五”或“大六”生,丢掉研究生的“研究”名分。教育专家指出,
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尽管与学习年限无必然联系,但根据专业特色科学设置课程、规范考核标准、优化培养过程,已显紧迫、必要。目前看来显然是滞后了。据了解,部分高校已迈开试行的步子。今秋试行弹性学制的南京大学,为确保教学质量,两年制
硕士生的课程体系乃至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都必须经过专业学术委员会论证确定,教师不能任意选择教学方式,该校还将通过专门教学督察委员会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评估。调整后的中国人民大学“小硕”的课程也细分为三个类别,其中方向课和选修课就占了近一半。个别社会人士还表达了这样的忧虑:两年制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无可厚非,但对于一所将大部分专业都改为两年制的大学来说,单一地输送这类人才是否可行?另外,“小硕”中不乏选择了应用型学科但有志于走学术研究路子的学生,“一刀切”很可能会扼杀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对此,马秋枫教授认为,培养目标的调整不应该采用一套模式,在一个专业里同样如此。高校可以按专业类别区别对待,实行分类培养教育,提供不同要求的多种教育形式,让学术型和应用型的研究生各得其所,实现个性化发展。“大学学制的设计要以人为本,两年制硕士的推行是必然趋势,关键是配套的改革措施要跟上,并革新硕士培养模式,否则学制时间长短只停留在数字的增减层面。”马秋枫说。风云再起人大:个别专业想改回三年在硕士学制“三年改两年”高歌猛进的时刻,最早施行此法的中国人民大学却出现“回流”现象——先期进行改革的个别院系专业,重走“回头路”,申请延长硕士年限,如哲学专业就准备从两年改回三年。人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大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做法很正常,研究生学制改革本来就处于摸索阶段,个别院系在时间安排上感觉过于紧张,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去适应。据了解,人大今年同时毕业的2001级、2002级
硕士生总人数接近4000人,相比往年总量大增,但就业率并没有因此下降。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认为,“回流”现象并不是对硕士学制改革的否定,它恰恰说明了,在培养模式没有相应变化的前提下,单纯缩短学习年限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不应操之过急。与此形成对照,去年起开始实行“3改2”的中山大学,革新的步子要快些。该校研究生院在全国率先推出“分类培养”机制,将研究生分为三类,一是学术型的,着重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主要走5年制硕博连读的道路;二是职业型专业硕士,主要是针对一些社会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第三类是那些从学术型的学生里分离出来的,走两年的
硕士生培养道路,通过强化课程设置,加上适当的论文训练,给社会输送高级专业人才。此外,适应硕士学制的变化,酝酿中的中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也呼之欲出,预计在05级研究生中实行。改革后,研究生招生类别将一改以往的国家计划和国家计划外两种,变为两种类型:一是非在职研究生;二是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