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对“孩子有错时,打他也是为了孩子好”的说法明确表示“很不同意”的只有27.2%。全国“中小学生人身伤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60.1%的孩子曾经在家里挨过打。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指出,凡是打孩子的家长,往往都有自己的理由,认为打孩子是出于对他们的爱。事实上,父母们“打孩子有理”的错误认识都是站在家长立场上的所思、所想,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受到打骂后会产生怎样的心灵创伤和情感扭曲。
关颖说,打,对顽皮的孩子似乎有一定的作用,但孩子受到的心灵创伤难以弥补,造成其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打孩子有五大危害: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有的孩子慑于家长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索性“好汉不吃眼前亏”,养成了见风使舵,看脸色行事的不良习惯;有的孩子产生绝望心理,对家长嫉恨报复;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攻击性示范;父母打孩子,很容易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关颖表示,未成年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同时也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当他们“不听话”时,家长最好先考问自己让孩子“听”的“话”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另外,当孩子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如果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循循善诱地引导、娓娓道来地教诲,加上对行为的强化训练,就一定能使孩子于点滴之中将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自身的习惯。孩子获得的不是皮肉之苦带来的消极被动的警醒,而是深嵌于心灵深处的做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