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方法论范畴。该学科主要探讨怎样解释、预测和控制教育现象,探测教育规律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教育研究周期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教育研究由于有科学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参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通过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理解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尤其要领会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方法、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一般规范格式要求等等,并能初步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设计教育研究思路等。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要求学员基本能运用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来探讨教育现象或研究教育问题。
参照教育学统考复习纲,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要求可以简要归纳如下:
1。具备教育科学和方法论科学基本知识
2。初步具备一定的统计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3。具备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素养和观察、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
4。基本能独立应用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切忌死记硬背
首先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研究生考试虽然是选拔研究型人才的考试,但是这种考试却一直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对教育学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必须有清楚和明确的认识,不能含混。尤其对教育研究方法课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如“被试、总体、样本、取样、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误差、效度、信度”等,本身就较难理解,死记硬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较好的方法是联系实际,将概念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
2。复习时参照教材、复习大纲内容,结合复习思考题进行
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
习题在整个复习进程的地位,一是目标——所有的复习环节都是为了能够顺利解题;二是标尺——可以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案例1]教育研究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教育观察法B教育试验法C教育调查法D教育测量法
答案:A
复习启示:结合此题,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上述各种教育研究方法的涵义和特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此题的着眼点是各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案例2]辨析:准实验就是不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
答案:错误。准实验是指不能随机分派被试者,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准实验是不需要对被试进行选择、编组及实验处理等,而直接以原教学班为实验组或对照组,适合于现场条件或接近现实的模拟性研究,因此,虽然仍要控制变量,但变量控制不像实验法那么严格。
复习启示:此题启示考生理解概念时要抓住关键,在“准实验”概念的定义中,“不能完全”是关键词,意指需要控制变量,只是不那么严格。
3。尽量将每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现象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
虽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统考中的分值不是重头,但我还是建议时间充足的考生尽量认真复习下该门课。因为有的学校在复试中会加大此部分的考察力度。还因为作为一门方法论课程,其作用在整个的研究生阶段和随后的工作中都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案例3]以“乡镇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及建议”为题目,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
具体要求:问卷中不少于5个题目;至少有三种问题形式;
答案评分细则:
问卷中有指导语、问题和结束语三个完整部分
有三种形式的问题设计
至少有5个问题
指导语、问题设计、结束语等写得较好的,适当给1-3分。
复习启示:本题的评分细则特别重要,通过对细则的体会,我们能够找到得分点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比如遇到这种与教育实际结合紧密的操作性问题,我们就明白首先要结构完整,要素齐全,符合要求,这是得分的基本要求。而这就指导我们在复习过程中重视基础知识,并有意识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首先向大家介绍几本受到广泛认可的教材,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喜好自行选择。但一旦选好,希望能持之以恒地看下去,吃透一本书。
1。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2。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上海教育出版社,叶澜
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杨小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