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是考研政治中最难理解的一门学科。辅导班老师讲课一般都是注重联系实际来讲理论,我们知道把握理论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首先就是要弄懂基本概念和原理,所以,此阶段大家要根据政经的要点来把握重点,不能盲目,更不能慌了阵脚,把已经弄懂的熟记,把还没有完全弄懂的理解透彻。这样,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下面是万学海文政治教研组总结的政经科目的复习要点,供大家参考。
导论把握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出发点这三个概念
第一章
重点:第二节及第四节的第二个大问题
区分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三个概念
所有制:1。作为经济学范畴,2。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3。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权:1,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2。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派生的权利,3。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产权:内容和特征:内容:1以财产所有权为主题的一系列的财产权利的总和,2。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特征:1产权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3具有独立性,转让性,收益性产权制度关于产权界定,运管,保护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它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经济的约束关系。
制度创新:创新主题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过程表现为从制度的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新的均衡和新的创新的不断演进。
第二章第一节一,商品经济的含义:两个要点,1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2,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简单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商品经济的特征:四点二,商品的定义:1,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3不是一种物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区别普通物品的使用性和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定义:1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1,人类抽象劳动的凝聚,2,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的经济关系,3,是一种历史的范畴。三,具体劳动定义:1,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3,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理解: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永恒条件,它形成了社会分工。抽象劳动的定义:1,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2形成商品的价值,3,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4,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同质的,只有量上的区别。理解劳动的辨证统一关系理解劳动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二节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两重含义:1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2,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理解科学技术在治理在商品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第三节资源配置的两中形式:计划与市场。把握他们各自的特点和缺陷。价值规律的内容:两点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三点。第三章第一节一,货币的起源1货币的含义: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非凡商品。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五种职能2价值形式的含义:四个价值形式中一般价值形式是本质的变化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征:三点4货币形式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立的两极:…二,货币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