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培训首选门户 【报名电话:010-51290949】

中华硕博网

您现在的位置:硕博网首页 > 在职硕士 > 硕士资讯
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政治理论考试主要还是考查各学科的知识原理,大多数考生对单个知识点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对于相似概念间的比较就不那么自信了。概念间的相似点,也就是概念

政治理论考试主要还是考查各学科的知识原理,大多数考生对单个知识点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对于相似概念间的比较就不那么自信了。概念间的相似点,也就是概念间的模糊点,这些模糊点往往成为命题的兴奋点。这些命题从而也就成为考生拉开距离的差别点。比如:

1。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本题属于记忆型题目,考查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非凡商品,充当其它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从货币的发展历程看,许多商品都充当过等价物;货币的特点在于“固定“和“一般“。

货币的本质是命题重点,考生对重要的概念和论断,应当精细地推敲,方法是把其中的每个要害词的含义弄清楚。

2。作为商品的资本是

A。商业资本B。借贷资本

C。产业资本D。流通资本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中重要特征之一是它同时具备资本和商品的属性,是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本题属于记忆型题目,但在题干和题肢的设定上,做出了让考生不大适应的“颠倒“安排。

3。“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熟悉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熟悉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熟悉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熟悉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熟悉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获取、选择、加工、处理事物客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所处地位、需要和价值取向、知识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熟悉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熟悉结果,这就是熟悉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其次,主体的熟悉归根到底,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同主体熟悉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根源。马克思主义熟悉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熟悉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不同主体熟悉的差异性有多大,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最后,人的熟悉及其结果受到主体的影响,人的熟悉结果既反映客观,又反映主体自身状况,既不是由主体单方面决定的,也不是客体单方面决定的,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据此分析,A选项是正确的。

实践、熟悉、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熟悉论部分的重要概念,属于经常性考点,曾以多种形式命制考题,但并不是理论难点,只要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得分是有把握的。

从以上几个例题可以看出,考生要想突破概念的模糊点,就必须做到“三个到位“。

第一,概念本义到位。即充分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不管重点还是难点,概念本义是理解概念间模糊点的基础。

第二,概念差别到位。概念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棱两可。考生在比较概念间的差别是切忌糊里糊涂,似是而非。

第三,概念联系到位。概念之间的联系也要非常清楚,知识点都不是单一呈现的,考试中经常会以多个知识点的联系来考查。

因此,考生们在这方面就一定要做到三个到位,这样才能排除先验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干扰,把知识的模糊点转化为得分点,也就占领了考研战争中的制高点!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