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卷的翻译部分往往是广大考生薄弱的环节,那么根据统计,考生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在3分到5分之间,能考到6分以上,就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那么考研翻译究竟难在哪里?是结构复杂?句子太长?生词太多?根本不懂?没法表达?
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是考研翻译题本身的特点,06年版的考研大纲明确规定,考研翻译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是结构比较复杂的英语文字的材料的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大纲就给你明说了,要求考生翻译的句子本随身就是概念或是结构比较复杂,这些句子本身理解就有困难;在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考生在25到30分钟的时间内准确完整通顺地用汉语表达出来。那么句子结构和意义都很复杂,又要求那么短的时间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就会造成一些基础比较差又没有什么做题技巧的同学要么是看不懂,即使在看得懂的情况下也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第二是由英语和汉语的几个重大的差别引起的。正是这几个差别使得我们在理解上有困难,在表达上更有困难,那么有哪几个重大差别呢,第一,形合和意合,第二是,繁复和简洁,第三是,被动与主动,第四是,抽象与具体,第五是,变化和反复。那么英语和汉语的这么几点区别,也同样决定了考生在三十分钟的时间内假如没有一定的做题技巧和翻译知识,既无法准确理解,又无法完整表达。
那么如何解决既看不懂,又不会准确表达的问题呢?
一、形合和意合
不同的语言中句子内部或外部连接几乎都使用句法、词汇、词义这三种手段。用前两种手段连接称为形合,用后一种手段连接称为意合。就英语和汉语来说,英语是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结合紧密。具体来讲,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组合在一起,强调结构上正确,逻辑上严密,思维上严谨。而汉语则不然,就是说一个汉语句子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是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思上有联系,但很少用关联词。使用每一个分句或是短语的意思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大家在从高中考大学的时候也一定做过语文中有一种题让我们根据意思来为一篇文言文断句,那么断句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不是通过每个文字的意思以及整个的意思来断句的,那么就是说汉语是通过意义来紧密结合起来的,表面上可以看起来是一些毫不相干的汉子,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意义深刻。
比如我们看下面这个句子。这个句子是美国林肯总统《盖茨堡演讲》结尾的一句。
Weherehighlyresolvethatthesedeadshouldnotdieinvain-thatthisnation,undergod,shallhavenewbirthoffreedom——andthat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shallnotperishfromtheworld。
在本句中,“Weherehighlyresolve……”是整个句子的主句,作者通过“that”引导“thatthesedeadshouldnotdieinvain”,“thatthisnation,undergod,shallhavenewbirthoffreedom”,“that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shallnotperishfromtheworld。”等三个从句,那么在最后一个从句之前还用了“and”这个连接词将几个从句连接起来。而假如没有“that”,“and”这几个连接词,句子就会松散不堪。
而汉语的意合呢,就是说汉语造句少用或是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即汉语句子意连形不连。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王朔在《千万别把我当人》中,他用夸张的意合手法,把60年代和70年代的政治口号,俗语来个跨时空的组合,这些词本身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放在句中则夸张地展现了汉语意合的特点。有一段是小说中的人物元豹妈的一段颇为典型的致词。
“敬爱的英明的亲爱的导师领袖舵手引路人先驱者设计师明灯火炬照妖镜打狗棍爹妈爷爷奶奶老祖宗老猿猴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总司令,您日理万机千辛万苦积重难返积劳成疾积习成癖肩挑重担腾云驾雾天马行空扶危济贫匡扶正义去恶除邪壮阳补肾大便不通还百忙之中亲身……”
再比如汉语说“他不来,我不走。”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完全通过意义联系起来,两分句之间不用任何连词。而假如翻译成因为则必须用连接词语,即:Iwon‘tgounlesshecomes。或者我们说:Iwillstayuntilhecomes。
举一个2001年考研的题目来看一下。
Childrenwillplaywithdollsequippedwithpersonalitychips,computerswithin-builtpersonalitieswillberegardedasworkmatesratherthantools,relaxationwillbeinfrontofsmelltelevision,anddigitalagewillhavearrived。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这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汉语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在拿到翻译题的时候,要首先分析整个句子的结构,根据汉语意合的特点和规律去翻译,而不是看一个单词翻译一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