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培训首选门户 【报名电话:010-51290949】

中华硕博网

您现在的位置:硕博网首页 > 在职硕士 > 硕士资讯
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一、熟悉的发生和本质1、熟悉发生的现实基础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熟悉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熟悉的基础,是熟悉的来源和发展动力。2、熟悉

一、熟悉的发生和本质

1、熟悉发生的现实基础

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熟悉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是熟悉的基础,是熟悉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2、熟悉的本质、主体在熟悉中的作用

熟悉的本质是:熟悉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1、熟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3、熟悉中的反映与、选择、重构的关系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自始自终伴随着的过程。熟悉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是以为媒介的。

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

4、实践对熟悉的决定作用与熟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和熟悉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熟悉的基础,实践对熟悉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熟悉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熟悉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熟悉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熟悉的目的。

同时熟悉又是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

第一、实践离不开熟悉的指导;

第二、熟悉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第三、熟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熟悉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熟悉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熟悉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