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它的核心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近几年的考研试题中,直接考查本章知识点的试题有10道单项选择题,4道多项选择题,没有分析题。我们将结合历年真题和相关习题进行分析讲解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欢迎各位考生到考研教育网论坛参与讨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2006年真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________。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质观、运动观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没有。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表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在物质的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非凡状态,是事物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对于选项A,这种观点把本原的根本属性误认为本原本身。而B、D两项的错误在于割裂了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