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理解A简介与概论
、大纲要求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一共由A、B、C三个部分组成,本书主要涉及A部分,即单项选择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考生应能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既能来理解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英文书面文字材料,能以每分钟60个词的速度阅读各种题材和题材的文字材料,还应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大纲进一步规定考生应该能够: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进行有关的判定、推理和引申;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6、理解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
关于A部分的20道选择题,大纲还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说明:“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具体、把握大意、猜测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四篇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考研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总体策略
考研阅读理解A部分共四篇,共20道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可见,这部分所占的比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考研英语的总体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考研的必考科目,英语又是考研能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总的看来,考研阅读理解成为了重中之重。但是历年的硕士生入学英语考试结束之后,我们都会听到很多考生扼腕叹息,很多人质疑明明自己看懂了大意和各个选项的意思,却为何还是一败涂地!
究其原因,其根本在于所谓的看懂了原文,其实只是对原文的一个模糊大致的了解,大部分考生在浏览一遍全文之后理解的程度在于80%到至多是90%之间,剩下那10%-20%的内容都隐藏在的字里行间,需要考生仔细的琢磨和思考,而由于考研时间所限,考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仔细推敲。因此,这10%-20%的内容便成了考验阅读理解经常光顾的部分,也成为了考生失分的一大重要原因。其实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大家想象一下平时我们阅读中文的报刊,也只是粗粗略读只求理解大致意思,没有人会抱着一本《青年文摘》去仔细分析其中每一句话的内涵。同样,我们在阅读英文报刊的时候,也养成了只求把握梗概的习惯,而这正是考研阅读理解的大忌。
因此,如何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90%-100%的含义成为了考研英语阅读制胜的要害因素。笔者认为,只有充分破解考研阅读的命题规律,考生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把握阅读理解。而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考生去挖掘和发现考研阅读的命题规律,即为什么题目会那么难,出题者究竟是如何把题目难度提上去的,哪一些内容和细节轻易成为出题者关注的目标,题目看似千变万化但是否“万变不离其宗”有其不变的模式,如何识破错误选项的设计等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命题规律的中分了解将会显著提高考生预备考研阅读的效率,从而做到事半功倍。
、考研阅读理解的来源和特点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A部分的四篇一般都是来自英美国家一些享有较高声誉的权威报刊杂志,如Newsweek,NowYorkTimes,U。S。NewsandWorldReport等等。内容既包罗万象又具有相当的时效性,大多涉及当年的热门话题,包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其中,社会科学领域的题材囊括了经济、心理、教育、传播、家庭、人口、交通、环境、能源、法律、体育等各个方面,自然科学则包括了医学、生物、大气、地质、海洋、遗传、空间、、工程、农业等,而人文科学包括了语言学、哲学、文化、历史、艺术、文学评论、散文等。从体裁上看,大纲要求考生能够顺利读懂四类,分别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不过,考研阅读理解的大多为说明文或者议论文。正对这两类,考生应该有不同的阅读重点和策略。对于说明文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的说明对象、事实和数据;对于议论文来说,最重要的是总结作者的观点和结论、抓住作者的态度,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与其他人的观点和态度之间的关系等等。1993年至2008年上述三个领域的分布如下表:
考生在预备考研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上述的一些英美报纸杂志,平时要多看这些刊物,尤其是其中的议论、评论、报道和分析等。现在在国内买到英美国家原版报刊杂志的过刊还是比较轻易的。假如考生想把握最新,可以登陆这些刊物的官方网站去阅读,通常这些都是免费的,但有的需要交费订阅才可以,考生可以灵活把握。笔者在这里主要推荐TheEconomist的网站,不仅因为TheEconomist是考研选材的重点刊物之一,同时,考生在上面可以免费阅读近一两年的印刷版,非常方便实用。假如考生有着广泛阅读的爱好和习惯,能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全球的重大事件、和资,就能够为考研阅读预备丰富厚实的背景材料,因而在阅读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相关知识来帮助理解原文。考生应非凡重视加强对于美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为美国报纸杂志以及关于美国的报道是近几年考研阅读选材的重点。
以下是部分英美权威报刊杂志的网站地址:
TheEconomist:www。economist。com
Newsweek:www。newsweek。com,id
Times: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
U。S。NewsandWorld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www。usnews。com
NowYorkTimes:www。nytimes。com
、考研阅读理解的语言难度
考研阅读理解的语言难度主要体现在词汇和长句上。对于词汇而言,考研阅读的词汇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范围,有5%左右的派生词和合成词,另外约有2%-3%的超纲词。很多考生对于超纲词望而生畏,其实超纲词只是一只“纸老虎”而已。考试大纲规定,假如出现了影响理解的超纲词,应该在试卷上注明其汉语意思,如1994年Text4中的pancreas、genes,Text5中的mold。但是自从1995年以后的考研阅读中不再出现任何汉语注释,这并不意味着中除去了任何超纲词汇,而是因为这些词或者不会影响对的整体理解、或者能够凭借语法或者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因此没有给出汉语意思的必要,需要考生利用逻辑推断能力来进行判定。
阅读理解真正的大敌在于长难句。考研阅读理解所选一般都充斥着各种长句和复杂句,其中包括并列句、多重复合句、强调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分割句、双重否定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同时句子中的分隔、插入、省略、同位语、虚拟语气、形式主语或者宾语等现象也层出不穷,考生往往读完一个洋洋洒洒的长句之后就陷入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此,长难句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制约瓶颈,增加了的难度。此外,英语往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哲理性,假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把握的内在逻辑,也会使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大打折扣。
大部分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而且在阅读理解这部分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为何考研阅读却成为了啃不了的硬骨头呢?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是针对大部分大学生的一种测试,主要在于考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成果,其宗旨是希望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正规英语课堂练习之后通过这些测试,因此四、六级考的主要是水平和速度。而考研阅读考的则是更高层次的英语能力,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种选拔性测试,意在通过考试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深造,因而对考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想比四、六级考试的阅读和阅读题,考研阅读选材更加广泛,不论从长度、词汇、句子、还是逻辑等各个角度来说难度都远远大于四、六级,同时命题也更加具有多变性和迷惑性。这些都对考生的实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凡要对阅读理解题目的考点和命题原则知根知底。一般来说,四、六级阅读每篇花大约8-10分钟就能够完成,而考研阅读每篇则需要10-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