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培训首选门户 【报名电话:010-51290949】

中华硕博网

您现在的位置:硕博网首页 > 在职硕士 > 硕士资讯
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摘自文都教育徐之明老师的《2009年政治理论近年真题心解》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摘自文都教育徐之明老师的《2009年政治理论近年真题心解》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1.答案:B

思路剖析本题选用王安石辑南朝人诗句:“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作命题材料,诗句上句静中有动意,下句动中有静意,动静相映成趣,揭示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应选B。

必背考点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及其辩证关系。

应试对策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部分的重要考点,最近两年更是连续命题,且均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中应适当注重。

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2.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只要考生把握两者概念,不看材料也可以作出正确选择。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不可能性则是指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实现的条件和根据,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故应选C。D项“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是用来区分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

必背考点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对可能性各种复杂情况的区分。

应试对策可能性的各种复杂情况包括: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这几点在记忆时比较轻易混淆,考生要注重区分。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社会

D。人的依靠性社会、物的依靠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3.答案:D

思路剖析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是人的依靠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物的依靠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选D。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应试对策本题属于记忆性试题,假如考生对相关原理进行了扎实的复习、准确的记忆,解答时自然手到擒来。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