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培训首选门户 【报名电话:010-51290949】

中华硕博网

您现在的位置:硕博网首页 > 在职硕士 > 硕士资讯
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高俊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如有机会当面请教导师,固然很好;如没有机会,不妨多多阅读导师的著作、论文,对考研成功会有帮助。 能有机会获得导师

 高俊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如有机会当面请教导师,固然很好;如没有机会,不妨多多阅读导师的著作、论文,对考研成功会有帮助。

 能有机会获得导师的指导,固然是好,但假如没有机会与导师取得联系,也不要有思想顾虑,导师在录取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绝大多数导师都希望招到高素质的可塑之材,而很少有人会喜欢投机取巧的人。导师们大多很忙,又要授课,又要搞研究,又要兼职,很难抽出时间答复考生,更不要说具体地辅导了。而且,出题导师也不确定,阅卷导师更是随机,录取时由院与研究生院双层把关,所以一般情况下,导师不会起要害作用。但是,与导师的学生联系还是很必要的,他们对导师的研究领域、近期主要成果、该学科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甚至导师的出题方式都十分清楚,所以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许多宝贵的。

 郭新忠首都经贸大学系:我本人认为和导师联系非常有必要。最好常保持书信或电话联系,有机会面晤更佳。和导师联系可以加深对所报考专业的了解,尽可能多地得到专业课考试倾向、考试范围的,还可为以后的面试做好铺垫。何乐而不为呢?

 汪书先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我认为,应尽量与上届研究生或导师联系。与上届研究生或导师联系,可以帮助你获得以下有用:1.该校本专业所使用的教材;2.本专业竞争情况;3.免试推荐情况;4.出题特点;5.有关复习资料;6.学习感受经验。

 王鑫海北京大学法律系:导师一般忙于学术研究和参加社会活动,而想考和正在备考某一导师研究生的考生常有数十人之多,导师不可能一一接待他们。我们平时拜访导师总是提前预约,得到答应后才能前往请教,时间也有限制。我建议可以写一封信给导师,表明一下热切的求学愿望并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状况,让导师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当然,导师一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回信的,他也绝不会向任何一个考生透露额外的考试,这也体现了入学考试的公平竞争性。其实导师所编的教材和发表的学术就是对你最好的指导。假如你已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话,不妨在信中写明,导师也许有爱好见你。

《中国青年报》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