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2日
来源:考上网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重点解析:第二章商品和货币本章内容1.商品与商品经济2.货币3.价值规律4.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考情分析每年都是命题的重点,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重点解析:第二章商品和货币本章内容1.商品与商品经济2.货币3.价值规律4.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考情分析每年都是命题的重点,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都曾出现。2.1商品与商品经济1.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内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一般基础和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价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4.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5.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表现:商品全部销售不出去商品部分销售不出去原因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2.2货币7.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等价形式的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