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2日
来源:考上网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学校名称:外交学院学校代码:10040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电话:010-68323297传真:010-68323297邮政编码:100037一、招生规模与学制1.2009年拟面向
学校名称:外交学院
学校代码:10040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电话:010-68323297传真:010-68323297邮政编码:100037一、招生规模与学制1.2009年拟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220名。2.我院各专业均可接收少量推荐免试生,欢迎外校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报考我院,具体申请办法详见网上通知。3.学制。英语系的相关专业为三年,其他专业均为两年。二、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以下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往届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②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两篇以上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③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或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达到550分以上。以同等学力报考者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加试科目在通知复试时公布。未获得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条件与同等学力者同。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可以报考。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三、报名1.考生报名时应实事求是,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实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办法请注意网上通知。3.考生可选择全国任一报考点就近报名考试。四、考试与录取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在考生所选择报考点进行,时间约为1月中下旬,具体由教育部统一发布;复试在外交学院统一进行,时间为4月中下旬。2.初试成绩公布后,我院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按专业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复试采取差额办法。3.复试后,我院根据国家招生计划,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按照考生入学考试成绩,结合考生综合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4.简章所列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为计划,在录取时可根据实际报考情况和考生考试成绩做相应调整。5.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时交验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两证不全者取消入学资格。五、其他事项1.报考英语系的考生,凡二外是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入学后将改学二外法语或二外日语。2.考生在报考及录取期间,请不要与导师联系,有关招考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考生所反映的有关问题我们将通过校园网回答或发布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经常浏览我院研究生部主页。3.复习资料无指定版本,简章中所列主要书目仅供参考,并非考试范围。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再提供任何参考书及复习资料,也不代为办理采购。4.我院从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与考试范围、内容及所用教材有关的问题我处也概不回答。考试样题已在网上公布,招办不再印制和提供历年试题。5.凡报考我院的考生,如有任何问题,如查询招生简章、招生进度、初试成绩、复试情况、录取情况等均可在我院校园网上进行。成绩单及复试通知也只在网上公布,不再函寄。提醒大家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将在研究生部主页“招生办公室公告”栏目内发布。6.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本简章规定及相关招生问题有解释权,如遇国家政策调整,以国家政策为准。2009年各系报考说明001国际法系外交学院国际法学硕士专业目前设有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方向。三个方向的初试科目和内容相同,包括政治、外语、法学综合、国际法专业4个科目。其中,外语和政治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法学综合和国际法专业科目两卷由我院命题。《法学综合科目》卷的内容包含宪法、民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四门法学基础课,共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国际法专业科目》卷的内容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法学综合和国际法两科试卷的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四种。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有关重要法律名词的识记和理解;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法和基础法学有关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论述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某一国际法或基础法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案例分析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内容一般不超出教材,在有关书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则侧重考查对某一问题的全面掌握程度、综合分析水平和论述能力。我院国际法学专业入学考试重点均为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请考生在复习时,结合参考书目和法律法规,把重点放在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本专业所推荐的参考书的内容,覆盖了考试的基本范围。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和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002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目前共设置6个研究方向,它们分别是当代国际关系、当代美国外交、俄罗斯外交、中东国际关系、亚太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关系。中东和亚太两个方向轮流招生。2008年招收的是亚太方向,2009年将招收中东方向的学生。所有6个方向的专业考试科目和内容完全相同。政治和外语科目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科目有两门课程,均为我院命题。《国际关系史》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45年到2002年,主要参考书目为肖月、朱立群主编的《简明国际关系史》。《政治学》涵盖政治学基础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门课程,主要参考书目为唐晓、杨帆主编《政治科学基础》、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分析为主,难易结合。复试根据个人报考的专业研究方向进行专业课面试和专业外语能力的书面测试,还包括外语口试。003外交学系一、外交学专业外交学专业2009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共25名。除国家统考的政治、外语课外,本专业课考试为政治学和外交学。1.外交学概论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主要参考书:《外交学概论》,鲁毅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外交决策》,张历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熊志勇、苏浩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2、关于复试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之后,根据成绩确定复试名单,在外交学院组织面试。3、考试要求专业课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是否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潜力,特别是有没有进一步挖掘、培养的潜力。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外交外事和科研部门输送专门人才,并为我院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作好生源储备,所以各方面要求较高,特别是综合素质和外语专长方面。4、提示请考生不要在报名时、考试前后、录取前后找负责人或导师咨询、打听与考试录取有关的情况,我院有严格的纪律规定,我们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录取原则来对待一切考生。导师特别说明:我们欢迎立志报效祖国,愿为外交工作奉献一生并自身条件符合该行业工作要求的优秀青年报考。(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