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硕博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12日
来源:考上网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学校简介哈尔滨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大学,坐落于风光秀丽、素有北国"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学校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大学,坐落于风光秀丽、素有北国"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兼任名誉校长。学校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和相应的办学规模,现有集教学、科研、实验、产业开发及后期保障为一体的多功能的东、西、南、北四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191.9万余平方米,藏书231.9万册。学校设有18个学院、4个教学部和4个教学实践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3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职以上人员701人,有60余名专家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校现有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生3500余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1000余人。学校有50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工商管理硕士授予权,1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4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专业,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0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学校设有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科技园区,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园,国家863测试技术实验室等45个科研机构,均具备独立承担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高科技攻关和重大科研项目开发的综合实力。近几年来,已承担科研课题2768项,取得科研成果1074项,243项成果获奖,其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8530篇,出版专著465部。科研成果中有一批已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十多个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近期,哈尔滨理工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即将在我校落成。学校正迎来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新局面。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就业。报名条件、报名手续和考试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执行。同等学力考生须有专科升本科十门以上主要课程成绩、通过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并不得跨专业报考。复试时加试两门本专业主干课。我校2009年共有52个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生,各学科、专业均招收委托生和自筹经费生。我校招生总规模为900人左右。各专业招生人数及计划内、外录取数将根据报名和初试、复试情况确定。我校部分专业为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四年以上的优秀在职人员组织单独命题入学考试,有招生简章备索。我校具有开展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权利;12个工程领域具有招收工程硕士的权利;14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欢迎有关人员来联系。我校网址:http://www.hrbust.edu.cn联系电话:0451-86390155,86390118传真:0451-86390118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学科门类招生专业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设计艺术学理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工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介质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硕士注:★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