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一“优惠”政策被取消,不及格者成绩将如实记录。同时,个别因伤、因病等特殊情况确实不宜、不能参加耐力项目测试的学生,可在申报后,在定量或定性类项目中另选1个项目(不能与原选定量或定性类项目重复)替换耐力项目参加测试,但此类另选项目的成绩以实测成绩分值的50%转换成耐力项目成绩。
日常评价细化
市教委首次制订了学生日常体育成绩评价规则,规定20分总分中,体育学习态度占7分。包含体育学习出勤率、体育学习表现等两方面内容;体育学习能力占8分,按照《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与评价,并体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体育学习效果占5分,将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和标准,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除了教育部门加强督导,也欢迎家长和学生共同对教师评分情况进行监督”,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解释,针对去年大部分学生日常体育成绩同为满分的情况,这一规则希望能适当拉开几分成绩差异,但分差不会太大。说到底,中考体育考试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增压”,而是为了督促学生重视体育。
因残免考满分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因残疾并全部丧失运动能力获准免考的学生,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30分计。因残疾丧失部分运动能力的学生,不能参加单项测试的,该单项成绩按满分计算。
因伤病原因获准免考的学生,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学籍所在区县学生日常体育考核平均分和体育统一考试满分的50%(即5分)计算。(百度教育)